說不上哪里不對,就是缺失了激情。兩人依舊會一起吃飯、一起逛街,還會在朋友圈相互點贊,維持在外人面前的恩愛形象。
但事實上,從生完孩子開始,他們就分房睡了。
這一分就是好幾年,以前是孩子小,不方便。
現在孩子大了,丈夫卻依舊不肯搬回來,她提起來,他就敷衍道:
“我打呼嚕,怕吵到你。再說,這不習慣了嗎?”
她聽得出他話里的抵觸,便不再追問他。
婚姻中還有什么,比成為一個讓丈夫生理厭惡的妻子,更傷人自尊的呢?
從此以后,性生活成為了夫妻之間,一個心照不宣的隱秘,即便偶有那么一次、兩次,也總是匆忙了事,例行公事似的。
她不知道為什么會變成這樣。
或許是因為自己身材走樣,或許是婚姻的七年之癢,又或許丈夫心里有了別人……
這些隱秘的心事,她一句都無法向外人傾訴。因為在眾人面前,他依舊是個好丈夫。
每個工作日接送她上下班,周末一起帶孩子出去玩,就在不久前的結婚紀念日,他才剛送了她一枚鉆戒。
她嘗試跟朋友傾吐一二,剛開了個頭,朋友就笑了起來:
“你們家XX對你這么好,不就是少同房幾次嘛,又不會怎么樣……”
讀者說,那一刻,她感覺前所未有的孤獨。
是啊,沒有性生活怎么了,他又沒出軌,又沒家暴,又沒在外面吃喝嫖賭,作為一個丈夫,他已經履行了99%的義務,她還有什么不滿意呢?
總不能因為這事就離婚吧,對吧?
于是那根扎在肉里的刺,就只能任由它生根發芽,別無他法。
婚姻里,多得是外人無法窺探的真相。
有些人看似恩愛,卻貌合神離。
同理,有些人看似奪命冤家,卻又在關鍵時刻同心協力。
朋友曾多次在群里吐槽,丈夫快把她折磨死了!
她有輕微的潔癖,他卻總是亂丟亂扔,把家里搞得亂七八糟,還要不以為然:
“這不收拾收拾就好了嗎?”
她睡眠淺,醒了就難以入睡。
他卻習慣早出晚歸,半夜回來弄得乒乓響,甚至輕快地哼起小曲,把好不容易睡著的她吵醒,隨后一夜無眠。
如此種種,數不勝數。
他總是不拘小節,什么都不放在心上。她卻總是劍拔弩張,分分鐘箭在弦上。
于是家里總是硝煙連天。
所有人都不看好這段婚姻,可是一年過去了,兩年過去了,五年過去了,他們卻始終共同進退。
去年,朋友因一意孤行,被合伙人騙了幾十萬。
誰都以為他們挺不過那一關,可是,那個平時“和稀泥”的男人,竟然意外地硬氣了起來。
他硬撐著那個負債累累的家,連一句指責的話都沒說,跟妻子一起度過了難關。
事后,朋友感嘆地道:
“我知道他不是完美的丈夫,可在患難時刻,他是一個靠得住的人……”
夫妻一場,恩義兩全。此中情誼,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的,非到最后一刻,都難以蓋棺定論。
就像我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,一對老年夫妻,相濡以沫了大半生。
臨到晚年,丈夫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怪,原先“妻管嚴”的他,現在動不動就跟妻子吵架。
他責備她菜太咸,罵她多管閑事,怪她獨斷專制,幾近無理取鬧地辱罵她、報復她。
因為在此前的大半生里,他咽下了太多太多的委屈和苛責……
可是,在此之前,誰又能想到呢?
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
你永遠不知道,那對令人艷羨的恩愛夫妻,私底下經歷了多少爭吵,又曾熬過了多少難以向外人道白的孤獨時刻。
即便沒有出軌,即便沒有家暴,即便沒有原則上的大是大非,一對夫妻要走到白頭,依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
因為我們要接受彼此的家庭,包容彼此的習性,忍受彼此的壞習慣,甚至接納彼此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,原本就是一樣艱苦的修行。
個中滋味,無一能向外人道白。
我們無法洞穿生活的全部,因為無論你我,都只能處于生活的一隅。
就像那對朋友圈的恩愛夫妻,早已沒有性生活,生活的另一角落,同樣還有很多夫妻,過著吵吵鬧鬧卻又患難與共的生活。
曾有讀者告訴過我,她和丈夫一吵起架來,就罵翻彼此祖宗十八代,如同世仇一般嫉恨。
可是,他同樣是這世上對她最好的人,她父母早亡,是他給了她一個家,甚至為了她,差點跟家人決裂……
正如你看不見他人喝下的毒,你同樣無法窺探的,是他人此刻正偷飲的蜜。
有一句話說得好,活到一個年紀,你會慢慢發現,生活中可以指責的事,越來越少。
這也是我為什么越來越討厭,寫那些動輒幾千字大道理的原因。
一個人抱怨他的工作,你怪責他為什么不辭職,可是你不知道,他還有一大家子等著養。
一個女人跟丈夫吵架,你質問她為什么不離婚,可是你不知道,丈夫曾給了她多少慰藉和感動……
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我們每一個人,都只是他人生活的旁觀者。
你沒經歷他走過的路,沒體會過他吃過的苦,就永遠無法感同身受,他為什么會做出,那個看似匪夷所思的抉擇。
因為生活本身,就是如人飲水啊。
文章編輯:臺州私家偵探